標題:
基礎樂理1~4講
[打印本頁]
作者:
akai
時間:
2012-11-28 10:57
標題:
基礎樂理1~4講
原文作者:頭腦笨笨小肥羊
☆*.°【頂級白金會員】☆.
( z6 D- L4 l/ t' r
引用:
小新的吉他館(PHPBB論壇)
% b2 `0 b2 I, k3 n* c8 Q& C+ X7 h0 g9 ~
. E2 r+ t! E; B$ R
[attach]5[/attach]
% }2 _) c- e* R/ [5 r
9 l) D4 Y& V' ]
第一講:大調音階與自然小調音階
& A7 {! w3 _8 P0 M& W, e
0 X# k9 k( b. _- U
以下所講是以"首調唱法"來講解:
! a8 R0 f& i. l7 a
首先先介紹音階結構:
z9 Y5 h! E3 H6 @; _& _6 N
先找出一個音,然後在這個音到兩倍頻率之間等分成12個半音,在這12個半音中再來選取7個音作為音階,以頻率440的A為例,頻率880就是高八度的A.
- |7 g; ~+ I. K* S+ M' \
(稍等在來解釋"高八度"這個名詞)
0 O, W5 t$ U; y3 g& X4 A
4 r( `! G5 Q$ q* ~. w: f
相對音:
9 E% ^8 V* L" i( q, h4 ^
音名原本正式的寫法是用羅馬字,一級音的記號是I,二級是II,三級是III...
0 F, {& h! T( w8 V) x: {
以後以1234567i來表示比較方便,i代表高八度的1,也就是兩倍頻率.
8 i4 M- \5 T+ ^2 J# r @3 {
1234567i的唱名固定對應Do,Re,Mi,Fa,Sol,La,Si,Do.
2 N0 k9 d# K$ F1 w- ?
. @" `9 O1 A+ n: \2 l1 X
幾度音的算法:
$ J' ?% K2 f/ s
以前的人沒有0的概念,所以規定1是1的一度音,2是1的二度音,3是1的三度音...所以i是1的八度音.
/ S# ~. _7 I: D$ K
0 b p3 r0 L4 i& r/ J+ x2 s
各種類型的音階1234567i之間的音程差各有不同的規定
7 M, s, |6 j$ t' t
以大調音階為例,以2代表一個全音,1代表一個半音,()內為相對音名:
( V" Z& @6 o9 Z5 a8 N) O l. \
(1)-2-(2)-2-(3)-1-(4)-2-(5)-2-(6)-2-(7)-1-(i)
( S, B% r; `4 d d
說明:
5 C3 K3 W! H1 q& n+ t0 J- x
這個意思是說凡是音階符合八個音之間的音程差是2-2-1-2-2-2-1的都叫做大調音階.
; [* y6 g! ^, K( N4 h
4 f; P9 @4 X$ K8 A
絕對音以英文字表示:
( f/ q$ J$ T l! ?
CDEFGAB
. {6 Z$ l: B$ y; B ~
每一個英文字都代表一個固定數字的頻率,是絕對固定不變的,並且CDEFGABC八度之間的音程差是遵守大調規定為2-2-1-2-2-2-1的.
' Q/ r6 e2 Z' F1 S5 _
沒有原因,這一項是規定.
2 s; m# _$ F! |: i/ C7 [3 s
7 |: U. b# W) u
而所謂的C大調音階,就是指1被指定為C,並遵守大調音程規定時所產生的八個音.
- Z( k5 c; {* o4 h
所以C大調的組成音就是C,D,E,F,G,A,B,C
a$ ]+ u& @' h+ ~4 ?" k4 p
D大調的組成音就是D,E,F#,G,A,B,C#,D
3 _) M) l8 M: x, ~: Z
其他大調的組成音請自行推導.
. }/ K+ h; O5 L9 J( C' w: {
這也就是轉調時會有升降記號的原因.
4 k8 P6 n( H9 ]5 {3 F! n
( M6 d6 P) V: Q m, `3 j$ R
接下來再看自然小調音階:
) ?4 X) n# u: r# p
他的1234567i之間音程差的規定是:
( m7 ^' p3 y5 o/ v2 f
(1)-2-(2)-1-(3)-2-(4)-2-(5)-1-(6)-2-(7)-2-(i)
5 J7 S7 @7 s/ a" h: v1 c) z. V
小調一共有四種,今暫時只論自然小調,自然小調為常用的小調,若不特別說是什麼小調,那麼小調一般就是指自然小調.
, ?, _+ f& S" v. V# F1 b
那麼我們把1指定A,放入規定,就得到A小調的組成音:
( ]4 e8 y( g2 c, c3 S! i
ABCDEFGA
8 {. e, t) @9 d, w( E
剛好和C大調音階所使用的音相同,因此稱A小調是C大調的對應小調,或稱附屬小調.("所使用的音相同"的意思是指沒有升降記號,但是1234567i所對應的絕對音仍然不同.)
/ G% T- l/ R9 y3 L/ I
% I' A! D* Q3 I9 z+ L# ]- Q
風格與比較,直接舉實例來說比較清楚,也可暫時不用說明根音,導音等等:
# h4 q0 M7 O1 K, ?
我們把大調音階與小調音階的1,3,5度音都拿出來比較就很清楚了
& h/ N4 \- ]; F# u/ @! I: V
大調(1)-4個半音-(3)-3個半音-(5),此即大和絃.
& O, j0 r/ S4 [' l \/ D* s5 s
小調(1)-3個半音-(3)-4個半音-(5),此即小和絃.
! p9 V7 o" k, t( @2 `9 D
大和絃和小和絃的風格差別就不用我說了吧.
! r( V* R$ }" ]3 J) U" {/ n
7 {9 z5 B! @. I9 f \9 C
第二講:常用和絃組成與推算
7 x c+ y" i- W) p, N! o) f7 \
E, s: g# u- i& A1 ~4 m0 z
初學者都有聽過C這個和絃吧,今天就以這個為例作講解,並附上常用和絃供大家取用.
b7 I U) W) w6 l
! d; u, ~* B( _! w, v [! v6 T
在正式開始前得先介紹一些東西作暖身,第一個要介紹的就是"KEY":
& ], `: T. C; V; O
KEY這個單字原意是鑰匙,若沒有鑰匙便不得其門而入,故引申有"關鍵"之意,KEY在樂理上翻譯成調也是有原因的,問你什麼調就是問你的1是什麼?(1234567i當中的1),有了1被指定之後,後面的234567i才能被確定,這部分在第一講已經明白的講解完,因此1就是KEY就是決定調性關鍵,
( f @- H, I; h1 `: _
: ?8 D8 x7 J" U% b) ]2 M
根音:
; \+ X: V' k3 w; Y1 C
相同的道理,1也會是決定和弦的關鍵,1在和弦中被稱為根音,意思是以1為"根據",再按規定衍生出和弦的其他音,這部分需要實例說明,會在第二講最後再交代一次.
8 u4 m1 O4 {. X% \3 y; @5 p
! [# D+ a- f, }! B
相對音:
) T$ n+ G9 s+ \# @5 f, F
1234567i若沒有特別指定,我們就以大調音階視之,以下要表示和絃組成音比較方便.
* @% k2 W- w/ V; G8 r7 z
8 l. K5 r2 o) q! N* G+ w! v7 C
那麼進入正題:
* t- v/ v% m U, s
第一步要先了解和弦是什麼?
0 U7 ~3 u5 B" v/ s, V
和絃就是和諧的弦音,以大和絃(1,3,5)為例,3和5是對1和聲,以相對的角度來說,1是對3和5提供了音的基準,又具備了最低音的性質,因此1有骨幹及基準的味道.
" u, h; U( Y" V5 A6 @
另外一點,從物理學的觀點來看,不喜歡物理的可以直接略過這一段沒關係:
; W8 Q2 n" a( B4 `$ s8 J
1的音波長最長,3和5於和聲時會以1為基本波長作共鳴(包含泛音的部分),形成規律的複合音波,由於規律,所以聽起來和諧,這就是和絃產生的原因,也因此有別於隨意組合出的噪音.
9 R& ^+ ^) B2 m5 X3 j8 @; ?# \
* L: f7 ^, e% n7 P5 d- w0 P
第二步:
3 C6 U) D$ ~4 [ |
各種和絃的由來都是由音樂家"用耳朵"定出來的,只要是覺得和諧的組成就可以訂出一種類型的和弦,然後給他命名,就這樣,沒別的,而和絃可以有三個音,四個音,五個音...就是用聽的定出來的.
) r3 z) o# o( t' C$ z! b3 [
因此,去記憶各類型和弦的組成音是必要的.
s" ]8 A3 \4 I9 n
7 V% y# o" v" V/ p
第三步:
, t' Z+ \3 e# ~4 [9 Z1 F
和絃的組成與推算,組成音請查表,我們直接教推算,推算的方法完全一樣.
" B* n3 K- F4 t4 M! U
凡組成音為(1,3,5)皆稱為大和絃,
; e: Q) X; f. O; E$ |* D! {% I
當1=C時,就是C和絃,組成音就是(C,E,G).
6 Y) `/ ]8 M9 g+ |7 C" e
當1=D時,就是D和絃,組成音就是(D,F#,A).
4 `) R; N/ t2 V
當1=E時,就是E和絃,組成音就是(E,G#,B)
7 B3 L8 h- Y/ Z2 c9 ?2 h0 d+ B
...以此類推所有大和絃.
+ j; ?6 {* @7 m Q, j
再舉例:
, U$ X- C2 y ?/ P/ e! W
凡組成音為(1,3b,5)皆稱為小和絃,
5 A6 M- `$ n3 B5 o+ Y0 F
當1=C時,就是Cm和絃,組成音就是(C,Eb,G).
+ l# B% i) `9 Q( [. j5 ?. X( C4 w
當1=D時,就是Dm和絃,組成音就是(D,F,A).
4 d+ a3 p! y Q6 a$ d. }8 p- o( `& v
當1=E時,就是Em和絃,組成音就是(E,G,B).
4 y7 \, V" o6 a$ l& V: U+ @
當1=F時,就是Fm和絃,組成音就是(F,G#,C).
8 ~& z+ F" `* K( w
...以此類推所有小和絃.
8 @+ g C7 v* Z; ?. w
0 G4 b8 N* P. f
第四步:
4 E# T# h/ Z! e3 z4 t5 u
了解了第三步的推算法之後就會用以下這個表(X=1代表英文字ABCDEFG):
% L; F Z- b+ m& s' Z
6 u% _8 f% i) Q$ z/ l2 N- X5 s
和絃---相對組成音
+ {4 m# C+ G* D; _1 |0 ]/ i$ O
X-----------1,3,5
1 N5 j& s* T: l
Xm---------1,3b,5
6 q' s1 X1 U# s9 _
X7----------1,3,5,7b
. {4 V+ I+ {7 ~/ R, r5 \) Z$ C
Xm7--------1,3b,5,7b
/ q, W2 y$ q0 s* ?( P2 c( K! F
Xmaj7------1,3,5,7
1 _( Z3 ^) q T0 |
XmM7------1,3b,5,7
6 Y0 a* P0 a; l$ ~9 `
X6----------1,3,5,6
- B; B/ c, F' c/ ~( @4 C1 x% m
Xm6--------1,3b,5,6
, |( y( Z% V9 o; `4 e/ @, h# w
X9----------1,3,5,7b,2
. n( B7 I- \! ^
(X9組成音當中這個2是高1九度的2,不可以是高1二度的2,以下的情形類同)
4 b* y* F* m# t2 ^; v
X69---------1,3,5,6,2
+ a( d1 w7 p% x( ^& U) C
X11---------1,3,5,7b,2,4
: }/ O- p( |' V |) p4 c& ~
X13---------1,3,5,7b,2,4,6
& S, r7 [+ i/ i% T: I% u9 |
Xmaj9------1,3,5,7,2
s' d9 V4 x( r# F0 U) j; d
Xaug--------1,3,5#(這個有時候和絃符號會寫成"X+")
* K3 q# T2 i/ s9 w* o, b5 n
Xaug7------1,3,5#,7b
; B% T" x# t+ Y7 ^* f! I
X7+9-------1,3,5,7b,2#
: d( Y4 I F. z$ F6 |
X7-5--------1,3,5b,7b
! e$ u' T3 }/ t% Z- F
X7-9--------1,3,5,7b,2b
, J% x, E& q, Z* d9 C$ X) c
Xm7-5------1,3b,5b,7b
( v$ X5 \6 x$ q' R6 x
Xsus4-------1,4,5
3 {. `9 T0 h0 P6 g; I& T2 |
X7sus-------1,4,5,7b
! n% Z. C* J- i* l
Xdim--------1,3b,5b,6(這個有時候和絃符號會寫成"X-"或者"X°")
# g9 i9 z- r' I7 V8 D6 c
' Q/ _: b! j, V4 O& {9 w
第五步:
* x* T% B& W( Y1 Y
先不要把整個表背下來,對於初學者而言是不需要用到這麼多的和弦,教這個的目的是要學會用使用法,將來遇到不會的和弦,可以依據組成音推算.
2 s7 t$ l1 R, S5 @6 u5 b
$ k! J/ ~( d) h3 Y6 G; m
總結,上面一共介紹22種和絃類型,而1可以指定C,C#,D,D#...共十二個音,也就是說總共交代了22×12=264個和絃,夠用了吧.
4 Z2 X k {9 Z% w, _* }
% }. T" g/ ^, x' e
第三講:轉調方法與CAPO使用
: q$ y. M9 D3 d
6 w% j- \' \; M4 `7 o- m
今天還是好累,先講轉調方法好了,反正份量不多.
' p2 j7 d4 Q- M1 h/ g3 j+ Z
直接舉例最快:
1 ^3 q5 k, M) f4 A, O" d
C調轉G調,譜記是"Key:C→G"
" }. J- \( N2 h3 h6 J4 M8 Z
第一招,一步驟直接轉調範例:
1 ]- G2 e- K3 r$ U0 P. H
原和弦進行:C→Am→Dm→G7
8 \: V2 J3 n( e/ ^% k, P
直接更改成:G→Em→Am→D7
1 B9 W8 ]" O0 _7 ?/ N6 v- J5 f
說明:Key:C→G意指整支曲子從C調全曲升高到G調.
4 J# b/ d( U. H) e/ k8 ?4 f: T
所以起始音就從C變成G,共升高5度(7個半音),因此C調其他音階及和弦都要全部升高五度.
0 O4 v! J7 k9 n# b2 T
因此可以使用下面這個表作對照:
6 ]$ g7 P4 N8 b6 x' O+ C+ w
C,D,E,F,G,A, B, C
+ s% D$ y, h) @4 [4 @) T- b: Z
↓↓↓↓↓↓ ↓ ↓
. b Q- w8 Q3 M# K
G,A,B,C,D,E,F#,G
+ N/ k7 t8 m) w; c
這樣在回頭看一次結果就明白了.
/ p1 \& N! x, g1 y. C8 t
有沒有發現什麼?對!!這剛好是C大調和G大調音階.
* W# q+ k1 J$ ?- g; \
: }/ [* F$ |: t) V% X
第二招,二步驟轉調範例:
8 H8 T1 `5 }, F4 D/ S
原和弦進行:C→Am→Dm→G7
) w+ \! [9 M1 b: B- ~- N
第一步先改成:1→6m→2m→57
9 T; {/ E6 o1 m0 T4 j
說明:先將和絃用級數表示出.
; k8 O. R4 _( d0 @8 p
第二步:看轉成什麼調,就是1指定什麼,G調就是1指定G,
% V; \7 `3 h, e2 N
而G調音階是G,A,B,C,D,E,F#,G
6 K" F1 ?/ n/ |7 W' N8 D
那麼G調的1,6,2,5和絃就是G,E,A,D,放上去就得到結果.
; u9 L2 Q/ C- k* z+ K* R
這樣在回頭看一次結果就明白了.
/ n" v6 D0 q+ ?- t9 |3 V
有沒有發現什麼?對!!這樣要轉什麼調都很方便,因此,有些市面上的和絃譜就標示數字和絃,就是為了方便轉調.
% j' C* q9 R! }& ~* Q8 |
: }% G+ [1 m6 l" }( d% W4 y/ ~
這兩招都要會哦!!
5 o7 d5 {9 o/ g) ~, a/ O* ^# p) s
3 ^. S1 @" @5 ]
那麼接下來介紹CAPO的使用法:
) o% @, c. h8 P/ C) m- m8 J
CAPO又稱為"移調夾",這個是為了方便伴奏配合主唱的音域,
$ U! m2 O8 M& h) u
例如有時會用到C#或D#這類的,若沒有移調夾,就要用封閉彈法,會很累人,因此,移調夾的功用就產生出來.
" a4 R4 e" V2 w. s
範例一:
- W7 R' _% m+ U1 |
Key:C→C#
: b8 t% l( J& Q& {0 m
夾第一格,彈法不變.
& f, r8 s8 v! `+ x4 F1 X) x* k/ b
範例二:
% ?1 u& |# I8 J1 A" U
Key:C→D#
8 @* V3 W* O- [$ r' A& O) X
夾第三格,彈法不變.
5 J! h7 K( t/ ~
9 Z& w) M4 e+ `+ J
範例三,問題來了:
: t- s5 D; g8 S8 J Z+ ^1 l
Key:C→G
3 m: G3 E9 x1 g* f' J8 P
可以夾第七格,彈法不變,但是夾這麼高把位不是很奇怪嗎?
: d5 n/ Z7 I+ F; U9 F/ z
於是可以使用和絃Key:C→E,然後CAPO夾第三格的方式應變.
0 J; Y) S- o" z8 R
說明:
" J, ]! l ^9 t- e' M
和絃Key:C→E就是升高4個半音,加上CAPO夾第三格共升高7個半音,也就是達成了Key:C→G.
# y- e1 D- _' t8 Y4 S+ R- n. u
0 s) t+ y/ T( }: o/ `4 y4 p
第四講:問題漫談與補充
3 Z1 P" L4 y: q6 ^' M/ H
5 z& l3 }; H- ]$ M: i9 E' {
根音找法:
9 d8 M: X* v: f' B' }
規則一:
( {$ [. Z3 ]7 Z# l; }6 H
根音必須是和弦組成音的最低音.
3 V: M# Z6 r& k1 j6 g
規則二:
2 Y; ~' ]5 `: q2 @) J& D2 {* d3 X
英文字就是根音,例如:
- b# r7 z# U% B# M2 K% F9 I' G
C的根音是C,Cm的根音也是C,C7的根音一樣是C...
, N H( S7 x8 E; `+ S2 N- K) e0 I
同理:
+ U6 y: h* t) Q }* H9 _( [
Em根音就是E,G根音就是G,D7根音就是D...
3 b$ z8 ~# }2 D
+ m6 H* a' I- y( e- i
規則三:
* w7 V9 s1 @9 w6 a6 D- s, P
根音可指定,即俗稱的"分數和絃":
2 x# F- n( k5 N7 u1 D" P8 j
而C/G則是C和絃根因指定是G,
: c0 {$ L0 `( ^/ M5 X
C/E是C和絃根因指定是E...
- x' R. W( \! |/ q$ P- i) g# t
了解了吧?
# j% ]8 j" p" ~5 r+ [8 V
0 u+ s4 u' W2 T/ P+ z- u! K2 s
所以:
1 Y+ Q( P i3 y- l. O y7 P w
F 根音就是F
# _7 N) g- n; h* ?6 O c; ~! ~
G/B根音就是B
) q. Y) s. `; y) u. q# T
Em7...如你所見應該是E
/ G5 [% D& `8 { g" g6 E
# r: V1 U& o' w5 D1 ?) `
那麼根音到底是哪一弦ㄋ?這就不一定了,必須是根據上面三個規則,
* K. {, P1 x' Z5 b. ]4 R' I7 U
而根音最常出現在456弦,較特殊情況也會出現在第三弦.
. p5 C) P) \! G
2 b' B, a% y6 }5 r# S( o/ s
那麼檢視初學者第一個學會的開放和絃C和絃,最低音是E,解釋如下:
8 S! H3 F9 ]2 W) ]9 m6 @
3 ], G9 Y0 }$ V
開放C和絃的按法,以指法彈時,T彈第五弦,最低音是C,不會有問題,
/ {$ N# r- l/ F* w) N
會出問題的是刷法,最低音會變成E,那麼就來談談這個問題,
2 ?# ]- j* {* Z
這麼一刷下去就會變成C/E和絃,算是C和絃的轉位和絃,聽起來的感覺還是很接近C和絃,因此,初學時為了方便練習,並未特地講這個問題,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混過去,若講究一點的會使用C/G,也就是加按第六弦第三格,這是為了符合C和絃的順階135135...也就是說按照順序1的前面要是5,C/G還不少人使用.
1 f' F6 x) N; Z
然而最講究的是演奏時把第六弦悶掉,這就比較少見了.
0 D5 u# X: ]9 X# _ I. a
如果不能控制不去刷到第6弦的空弦.那還是悶掉好.免的聽起來怪怪的.
0 d$ q" M' j# J/ E$ w# y3 n" D9 ^( x
不過C還算好.至少還在和絃音裡面.開放的F.Dm就糟了.還會有不適當的音跑出來.(開放的F必須把第5,6弦悶掉;開放的Dm至少必須把第6弦悶掉)
4 C) \$ Y% o- Q% Q5 Q1 s0 T
所以喜歡刷和絃的朋友.有空多練練封閉和絃吧.至少要刷出組成音.這樣刷的愉快,聽了也爽.
# N0 X: ~& d# b; T9 F
( k* k f1 `% y
名詞解釋:
1 e! i6 |/ R% K
轉位和弦是指根音更動,由和弦組成音的其他音代替根音,直接舉例說明.
; G( s% z5 {/ |$ T( N
大和絃組成音是(1,3,5,1,3,5...),按順序由低而高.
* L' j# U e. o- B
轉位大和絃可以是(3,1,3,5...)
' `! `. ?6 M* \! j8 z7 Y* ]
或是(5,1,3,5...)或是(3,5,1,3,5...)...
7 g0 ~7 P5 I d* W9 K+ V6 n% H
按順序又可稱第一轉位和絃,第二轉位和絃,第三轉位和絃...不過這個可以不要理他,只要知道什麼是轉位和絃即可.
. U+ w `- g. [; _1 l: k
% I% ^* Q0 k4 i# [
歡迎光臨 小新吉他館-自學木吉他、電吉他、烏克麗麗、貝斯、木箱鼓、電子琴、採譜 教學網站 (http://gita.idv.tw./bbs/)
Powered by Discuz! 7.2